离心机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离心机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视觉传播伦理:网络时代的新命题

发布时间:2021-11-22 20:05:29 阅读: 来源:离心机厂家

随着电子媒介“可视化”的影响轴用夹紧挡圈,视觉文化已成为最重要的文化形态之一。当下的视觉传播不仅体现了图像传播的一般规律,而且显示了其背后日益膨胀的消费文化与快感文化。

消费逻辑下的视觉表征

视觉文化以“视觉性”作为表征,关注“看”的行为、经验及“看”的范式建构,探究“看”和“被看”的行为机制及所隐含的结构关系。总体而言,网络时代的视觉传播遵循的是消费文化的逻辑,主要有如下几种表现。

首先,视觉文化的“瞬间效应”无处不在。网络视觉文化传播的是图像的“瞬间”。“瞬间”能够直接唤起“看”的行为,是刺激呈现的最基本手段。网络视觉文化传播不遗余力地散播各种图像“瞬间”,大量的网络主页、广告、游戏推行“强制性”观看,迫使眼球追随消费热潮,激起人们好奇、满足、窥探等各种复杂的心理机制,唤起并滋长潜在欲望。网络视觉文化的“瞬间”直观效应,改变了图像符号内涵和外延之间意义的相互构建,更多停留在了物象表征上。

其次,图像符号能指的意义预先设定,充溢着“本我”的冲动和欲望。在网络信息生产过程中,图像(视像)符号已被消费文化的逻辑所同化,唤起的思想和情感活动也都被标签化。图像景观构筑着充满诱惑的感官世界,体现出图像传播与“本我”的欲望、快感需求的即时融合。正如美国学者杰姆逊所指出的,在后现代主义中,更多的图像“把能指与所指分开。指称过程和所指对象一起消失,甚至意义所指也变得成了问题。我们所剩的就是能指所起的纯粹而随意的作用”。

再次,图像传播机制中隐含着大量“看”的范式。为吸引更多网民关注,网络影视、广告、游戏等充分运用视觉传播策略,以提升感染力和冲击力。这些基于主体感知行为和接受特性的策略,遵循某种既定的视觉形式和表现经验,形成了特定的“看”的范式。虽然相关管理机构已对网络色情、暴力等进行严格审查和监管,但网络生产和传播的环境并未得到彻底改善。相反,在伪色情、伪暴力的外衣下,追求图像感官刺激的倾向有愈演愈烈之势。身体作为网络图像生产的文化符号,从本能上满足了视觉感知的欲望诉求及窥探心理,也成为快感消费的一个重要通道。网络视觉文化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人的视觉能力,但图像景观的围观效应、视觉污染引发的现实社会伦理等问题,也导致了暴力犯罪行为层出不穷。

视觉伦理的“后现代性”

网络对日常生活的伴随和介入,构成了一个“社会”,成为人类的另一个精神空间。这个“拟态”社会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秩序。但随着网络视觉空间的极度膨胀,人的真实交往能力和人伦情感普遍弱化。虚拟图像不但蚕食着人的思考力,还造成了主体理性和责任意识的淡漠。网络视觉伦理直接或间接地迎合了消费机制,这使其常常僭越传统的伦理道德范畴,具有不确定、去中心化等“后现代”特征,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道德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在物理世界中,传统道德主体接受过一整套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训诫,是处于政治、文化和语言建构中的实在集体。而在网络视觉空间中,道德主体摆脱了禁忌与规训,超越了理性,获得了“全景式的敞开”。身体的暴露和消费、隐私的公开和炒作、图景的刺激和夸张,已成为视觉文化的常态。这种感性欲望的膨胀,使道德主体审查自我和监督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被放逐,人文和社会关怀意识也相应地缺失了。

二是主体身份分裂的焦虑和困惑。主体对网络视觉文化的沉溺,模糊了现实和虚拟空间,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真实生存和依赖关系,造成了人的异化和物化。正如有学者所言,“从虚拟技术看,技术身体带给我们的是对原有物质身体与文化身体的一种粉碎。因为一种虚幻的身体形象被构造了出来……此外,它还取消了现实与虚幻的界限。我们从此遗忘了物质身体,因为技术身体超越了物质身体在现实世界中所受到的束缚;遗忘了文化身体国标扁圆头螺钉,因为它消解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文化规定、道德规定”。这种主体身份与现实的分裂,导致其社会责任和道德感消解,并处于一种游离状态。

三是道德个人化带来了社会公共风险。后现代伦理解除了规则和标准的禁锢,“将道德从人为创设的伦理规范的坚硬盔甲中释放出来,意味着道德重新个人化”。道德个人化意味着伦理失去了共同遵守的坚实根基,成为游离的、不具有审美意味的道德感。网络自由的精神和话语空间里,视觉文化消费的公共外衣下掩藏的正是个人对传统视看伦理的挑战和僭越。无所不能触及的视觉空间里,演绎着个体“孤独的狂欢”。“大多数人原则”下的消费文化变成了个人体验的陶醉和个体狂欢的演绎。网络私人道德的无根最终造成社会公共风险,显现出网络伦理和现实生活秩序的失衡。

加强网民自律与网络道德实体的构建

网络视觉伦理既维系着社会道德意识的建设,也关系着视觉文化的传播生态。重构网络视觉传播的伦理价值体系,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培育和构建网络视觉素养,应提升网民对图像信息的批判和质疑能力。一方面,应返归视觉本相,挖掘视觉表达的深层内涵。传统视觉文化的魅力在于通过“凝视”抵达物象的本质,感受审美的意蕴。而视觉传播形式分为静态图片和动态视频两类,网络视觉文化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应重现视觉主体感知的能动性,实现“瞬间”感知的深度探求和美学效应。

另一方面,应重视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两种形态的融合共建。两种文化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视觉基于图像的直观表达,是具象的、感性的;语言基于文字线性组合的思维,是抽象的、理性的。对网络视觉表征的阐释和解读,往往得益于语言文化的纠偏纠弊。语言文化正是通过抽象机制将媒介“图像”传播机制和隐含结构揭示出来,对之进行批评和建设性的分析。网络视觉文化和语言文化的调适与融合,可以对网络视觉文化进行正确引导。

除提升网民个体的网络视觉素养外,解决视觉传播中网络伦理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在网络视觉传播空间中构建道德实体。

在网络社会构建道德实体,一方面需遵从网络文化的传播规律进行道德感的建构。网络世界各种各样的图像、视像泛滥,感性冲动不断抵制着伦理意识和现实规范,网络道德的不确定性拉大了网络视觉文化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距离,隐私权、名誉权等人的基本权利不断被冲击和侵犯。因而,提倡普适的网络道德意识非常必要。

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媒体的自律。网络媒体是培养视觉素养的重要主体之一。应培育信息传播、文化传播者的责任意识和人伦意识,加强其专业主义理念;鼓励其与传统媒体进行良性互动;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审查,明确把关意识和舆论引导。美国学者罗伯特·N.巴格曾建议对计算机伦理学设定三条普遍的基本原理:一致同意原则,如诚实、公正和真实等;把这些原则运用到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上;通过惩罚并且(或者)通过对遵守规则行为积极地鼓励来加强对不道德行为的禁止。这种普遍的道德意识和规范在网络视觉伦理的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在视觉符号充盈的网络世界里,无节制夸张的图像和仿拟侵蚀着道德理性,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传统的伦理道德体系在日常的、反复持续的“读图”行为中,逐渐失去了支配作用。大量泡沫式的“虚拟”景象、景观及视觉污染有着强大的渗透力,使得网络空间的道德主体性被放逐、遗忘、消解或重塑。这些带有后现代伦理表征的传播,对网络公民的价值观念、责任意识以及媒介理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改变着其对现实的感知。审视负面视觉传播行为及其影响,从而对消费文化支配下的视觉伦理进行批判和反思,有助于重建网络世界的新秩序。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HN666)